在開題之前,我們先談一談什么是抱怨。所謂的抱怨其實就是一種不滿,如果我們再往前追問一步,什么是不滿呢?不滿就是現實的狀況落后于自己的預期,或者沒有達到自己所希望的樣子,這個落差就是不滿。由于不滿,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怨恨、痛苦、哀傷,這就是抱怨。舉個例子,早晨你起床刷牙洗臉,沒有吃早點就匆匆開車上路,沒想到剛一出小區,立刻就遇到了堵車,10分鐘也開不出一公里,距離上班打卡的時間越來越近了,這時候自然你會著急,會脫口而出,這TMD的交通,真沒辦法。由于出現交通擁堵,這與你對交通通暢能夠按時到達公司的預期產生了差距,因差距而產生不滿,因不滿所以對城市交通管理不好,交管局不作為產生抱怨。再比如,你是一名孩子的家長,孩子在學校不好好學習,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,而且成績總是提高不上去,開家長會總是點名批評,這時你自然會產生對孩子表現的不滿,因不滿而產生抱怨,抱怨孩子不爭氣,抱怨孩子沒有像年輕時候的自己那樣刻苦用功等等。無論是工作、生活、學習還是交通、旅游、娛樂、交友,不如意的地方數不勝數。抱怨無處不在,找不到工作、生活無聊、經常加班、同事不配合、管理不善、工資少、環境苦、任務重、壓力大、沒有獎金、缺少福利等等。抱怨的本質從表面上看是對現實和目標的差距不滿,而實質上把這種差距造成的原因全部歸咎于外部因素,而從不從自身找原因。從作用上看,其實抱怨一點用處都沒有,只會使自己徒增煩惱,增加自己的消極情緒。就拿上面交通擁擠的例子來講,你抱怨有用嗎,前面的汽車絕不會因你的抱怨而能絲毫地加快速度,你的孩子也不會因你的抱怨而能夠刻苦學習。有的時候,甚至在多數的情況下,抱怨不但不能解決問題,而且使得其反。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系統,你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其實是有回應的,你對別人怎樣,反過來別人就會對你怎樣,你抱怨別人的同時,別人反過來就會對你產生抱怨,這正如你乘坐一輛擠滿旅客的地鐵車廂,你在擁擠別人的同時,別人反過來也會擁擠你。作過家長的都有這樣一個體會,當你抱怨孩子不好好學習,不好好做作業,成績不理想的時候,孩子其實也會反過來抱怨你,只知道關心成績,不關心孩子的心理真實需求,不關心孩子累不累,不關心孩子是不是高興,不關心孩子與朋友老師的相處關系是否融洽,更有甚者,孩子會反過來抱怨價值沒有給自己提供一個的家庭,好的榜樣,在工作上也沒有取得什么過人的成績等等,這樣就形成成了惡性循環。有人說,我也知道抱怨沒有用,可就是忍不住產生抱怨,這都成為一個習慣了。那么有什么辦法改變這種狀況呢?第一步、提高認知,停止抱怨無論是在工作、家庭和日常生活中,有些東西是現實的存在,是客觀性的東西,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,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孩子本身就是不情愿讀書,大城市就是存在擁堵現象,工作伙伴有時就是不給力等,這些原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,甚至是無論多努力都無法改變的。因此改變抱怨的習慣,當從提高認知、停止抱怨開始。你產生抱怨就是因為對客觀情況估計不足,不能客觀看待抱怨的對象,比如我的孩子應該學習好、交通應該不會擁堵這種絕對化的思維。如果你對抱怨的對象能夠做到客觀科學的判斷,接受孩子就是普通人,接受交通擁堵這種狀況,接受同事的水平沒有自己高,從而放低自己的主觀預期,那么自然你就不會產生抱怨了。停止抱怨,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你的注意力會產生變化,產生轉移,當你不再抱怨而是坦然接受的時候,你的注意力自然就會轉向另外的方向。在上面的例子中,如果你停止對交通擁擠的抱怨,看一看在現實的條件夠做些什么可以改變此種狀況,比如看一看導航地圖,估算一下有沒有別的路可走,有沒有別的方法盡快到達公司。如果實在沒有,那么就需要安靜下來,轉移自己的注意力,安心接受這種擁堵,將情緒轉移,比如聽一聽輕音樂,或者愛學習的話,利用這個時間聽一下課程,或者思考工作上的事情,或者觀察一下周圍用旁觀者的時間,看一下周圍的風景也是有好處的,比如看一下街道發生了什么變化,看一下別人的表情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種事情。總之就是要停止抱怨,不讓今天的情緒影響到自己。同樣,在你和孩子這兩個要素形成的關系之中,停止了抱怨,還能做什么,比如你可以坦然接受孩子的缺點和不足,嘗試在這個基礎上如何改善,比如嘗試改變對孩子的期許,孩子不愛學習,看看孩子愛干什么,對什么感興趣,在他有興趣的地方給予關注投入資源,比如孩子愛唱歌,那就培養表揚她,多與他溝通,孩子某一科成績好,那么就在這一科目上多多贊揚,讓他在這個科目取得更好的成績。總之,只有停止抱怨,認清形勢,你才能有情緒和精力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,哪些是客觀存在的不能改變的,哪些是可以有所作為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。如果不喜歡一件事,就改變那件事;如果無法改變,就改變自己的態度。不要抱怨。——詩人馬雅·安潔羅第二步、改變自己的態度可能你還沒有注意到,不信諸位讀者可以自己觀察,很多家長對待孩子都是嚴肅挑剔持批評的態度,孩子有錯了大批特批,而孩子取得了成績,認為是應該的,反而沒有表揚。因此,要想改變自己抱怨的習慣第二步就是改變自己的態度。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,這不是沒有道理的。比如對待自己的孩子,要改變批評、指責、冷漠的態度,代之以以欣賞的眼光,積極、關愛的態度,情人眼里出西施,當你帶著對孩子真摯的熱愛的時候,你的態度就會自發的改變。家中有上小學或者中學孩子的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,孩子沒上學之前,一家人其樂融融,孩子是家庭的中心,孩子給一家帶來很多的歡樂,家長也認為自己的孩子在某一個方面具有很好的天賦,夸獎、表揚,旅游、娛樂是常有的事情,有的家長還寫育兒日記,記錄孩子點滴的進步,比如第一次學會喊媽媽、第一次自己吃東西、能夠獨立行走等,孩子你真棒,天天掛在嘴邊。然而,孩子一上學,情況發生了陡然的變化,家長的笑容不見了,家庭和諧的氣氛沒有了,隨之而來的是家長各種的焦慮和不滿。其實孩子還是哪個孩子,變化的是家長的態度,為什么?因為對孩子的評估的參照系變了,上學之前孩子的進步是自己和自己比,而上學之后呢?家長自然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,其實孩子與孩子是沒有可比性的或者是可比性不大,其原因在于孩子背后的成長基因不同、家庭背景不同、家長的知識水平不同,這就如同兩株樹苗,一株長的比另外一株高大,其原因就在于一株樹苗的根扎的比較深一樣,二者背后的東西存在這樣巨大的差異,怎能讓兩個孩子進行相比呢?因此,改變自己的態度,就是要改變到原來的狀態之中,以積極正面的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,對孩子取得的任何進步都要表示由衷的贊揚和高興。系統動力學中存在著一個增強回路概念。所謂增強回路,是指在一個封閉的系統當中,有一個因便增強一個果,果反過來又增強因,形成回路,一圈一圈循環增強,這就是“增強回路”。如果家長與孩子是一個封閉系統的話,一個要素的變化,必然影響到另外一個要素的變化,積極正面的作用必然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,家長對孩子的表揚就會帶來一個正向增強的回路。家長對孩子態度的變化,相信一定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,孩子的成績就會越來越好。現在不是倡導賞識教育嗎,這就是它的底層邏輯所在。第三步,改變自己的行為被稱為古今完人的曾國藩曾經說過:天下事,在局外吶喊議論,總是無益,必須躬身入局,挺膺負責,乃有成事之可冀。這句話,翻譯成現在的語言是,天下事,抱怨是沒有用的,必須腳踏實地,/ 參與做點什么才能夠促使事情發生改變,才能干成一件事情。印度有一個大哲學家克利希亞穆提曾說過:你是什么,世界就是什么。所以你的問題就是世界的問題。你和我才是問題,而不是世界,因為世界是我們自己的投射,而要了解世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我們自己。因此,孩子成績不好,不愛學習,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受家長的影響,是家長的行為在孩子身上的投射。首先改變的不是孩子,應該是家長自己的行為,改變自己的行為,比如要想孩子愛學習,那么先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愛學習的人,晚飯后,不看電視,不看手機,不聊天,而是安排一個書桌,放上幾本書安安靜靜地自己看書,也不與孩子聊天,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再進行幫助,時間一長了,孩子自然就會受到影響。世界是我們的投射,我們抱怨的世界,其實是世界對我們的返照,其實也是你和抱怨對象的一種負向增強關系:你越抱怨,越指責,對象給你的反饋就越糟糕,這種負向增強現象可以應用于任何人與人之間形成的系統,比如夫妻關系、父母與孩子的關系、同事之間、上下級之間的形成的關系等等。比如:/ 夫妻之間,妻子抱怨丈夫,無能,掙得太少,不能給家庭帶來經濟上的穩定感,妻子越批評指責丈夫,則丈夫更認為自己無能,沒有信心,其結果是更加受到打擊,工作中越沒有信心,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,因而形成負向的增強循環。當你抱怨別人無能時,一定是感覺自己比對方強,或者是設想自己在對方的位置一定會比對方做的好(其實未必如此,只是一廂情愿而已)。聰明的妻子,如果你還想與丈夫繼續生活下去的話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停止抱怨,采取行動,多給丈夫關心,與丈夫坐在一起分析目前的困難和窘境,多給丈夫出主意,用你的聰明和才智,幫助丈夫取得工作和事業上的突破,改變現在的狀況。當你做出以上變化時,采取某種實際行動的時候,相信你曾經抱怨的對象也會發生改變。有一種說法,說世界上有四種人:讓事情發生的人,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人,旁觀事情發生的人,以及那些甚至不知道事情發生了的人。改變抱怨的習慣,讓我們做一個讓事情發生的人。總之,改變抱怨的習慣可分三個步驟,第一步停止抱怨,第二步改變態度,第三步行動起來。有抱怨習慣的朋友不妨試一試。
有很的職場朋友問:有簡單實用的即興發言的技巧嗎?他說,和領導討論事情或者陪客戶吃飯的時候,心里感覺對某個問題有很好的想法,可說出來總感覺力不從心。不是簡短幾句就說完了,就是說得語無倫次沒有重點,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提升即興說話的能力呢?對于職場的即興說話,重在于將內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達統一起來,思維流暢,表達有序。在職場,經常可能要講到的話題,一般有三類:一是和同事討論某個有爭論性的話題,二是回答客戶關心的問題,三是和領導交談工作等。想要熟練掌握這三類話題,你只需要訓練三個即興講話的結構,就能應對自如了。這三個即興說話的結構是:正反結構,時間結構和四我結構。首先是正反結構:是指從正面與反面來證明你的觀點。比如你和同事們開會時,一起討論某個有爭論性的話題,那你就可以應用正反的表達結構。一般來講,有爭論性的話題的觀點主要是兩派,支持或者反對。比如:大家為了能夠早日完成某個重要的項目,五一勞動節要不要加班?有的人是希望勞逸結合,五一節應該放假;而還有一部分人會支持加班,希望早日完成某個項目。如果輪到你發言的時候,你只需要用正反結構來表達,就能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。比如,你的觀點是支持五一節放假三天,那你的表達是反正合。反:是指你先從反面,說出不放假的一壞處,并說出理由。正:是指你說出自己的觀點,放假三天的好處,并舉例說明。合:是指將上述的內容進行總結。這樣的正反表達模式,可以讓大部分的人都容易接受你的觀點。其次是時間結構:是指過去,現在和未來。如果你和客戶一起吃飯的時候,客戶突然問你:你的名字很有趣,什么來歷嗎?這時候,你可以編一個有趣味的故事,讓別人更好地記住你的名字。比如,總有人問我:你為什么叫曹可樂啊?我就會立刻用“過去,現在和未來”的結構講一個簡短的事故說:說起到我的名字,這里面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。我父母講,我出生的時候和別的孩子不一樣,別人的孩子是大聲的哭,而是一出生就哈哈大笑,所以我父親就給我取名叫“曹可樂”.......(過去)這個名字給我現在的工作帶來很多的好處,使我的性格開朗........(現在)所以,我就從事的職場演講溝通的培訓工作,希望將來能為職場人士排憂解難,使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可以快樂.......(未來)最后是四我結構:我發現,我認為,我建議,我相信。如果在走廊上,遇到領導的時候,領導突然問你:你覺得誰合適擔任某某技術的重要崗位?你就可以用這“四我結構”回答,你可以說:我發現小劉這個人對工作認真負責,技術經驗很強.......我認為他可以擔任這個重要的技術崗位.......我建議還要安排一個老技術員輔助他,因為.......我相信,如果選擇小劉擔任這個崗位,又有某某老技術員輔導,他一定可以出色完成公司交給他的工作任務。總結,即興說話需要你快速地組織自己的想法,并有序地表達出來。訓練的方法是,熟練掌握三個說話的結構:正反結構,時間結構和四我結構,你在即興講話的時候,就建立了一個基本的框架,自信流暢地表達自己。用撲克牌練說話思維或訓練邏輯思維,詳情請點擊下邊“了解更多”,或者關注公眾號:caokele6(三維樹)。每天學一個職場溝通的好方法。
WED989VI458EMLOEF44EF8EF
2020年2020國際書展怎麼訂閱最便宜Forbes哪裡訂便宜國際書展TIME時代雜誌桃園哪裡訂讀者文摘哪裡訂便宜
遠見苗栗哪裡訂 Fortune訂購優惠 富比士雜誌訂購好禮免費送: 國際人道救援活動 國際書展National Geographic怎麼訂閱最便宜 2020年親子天下新客戶訂購價 今周刊 的英文文章閱讀時要想中文嗎? 今周刊訂閱優惠? 國家地理雜誌優惠訂閱價格 國際書展富比士雜誌桃園哪裡訂 英文版美國今周刊一年期+ Dr.eye翻譯小子哪裡訂? 2020年VOGUE苗栗哪裡訂 探索頻道雜誌台南哪裡訂 遠見雜誌,訂閱36期只要2988?再送隨身碟,全台最便宜的價格?